市人民政府: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永祥所作的《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高站位组织推动,不断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多措并举打防结合,有效打击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高效运转的打击治理体系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强化,系统综合的打击治理效能需进一步提升,宣传防范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预警止付的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常委会全体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满意度表决,表决结果为满意,并就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力量资源,构建严密防范体系,切实增强打击治理合力。各级政府一要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增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二要加强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力量资源,确定工作目标,建立职责清晰、协同联动、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打击治理体系,开展综合治理。三要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严格落实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跨政企、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沟通协调和衔接配合,充分释放大数据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方面的强大效能,不断增强打击治理的合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打击治理效果。各级政府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强化宣传、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科技含量提供财力支撑。二要坚持科技支撑、强化反制,落实落细打防管控各项措施,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技术反制能力,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整合优势力量集中开展全链条纵深打击,严厉打击上下游关联犯罪、“黑灰产”犯罪,健全涉诈资金查处机制,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四要建立健全信用惩戒机制,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人员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从源头上扼制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五要公安机关要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建立会商机制,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及时分析研判反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思想认识和执法标准,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六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充实专业化、高素质的反诈技能人才,与反诈先进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切实提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效能。
三、坚持打防结合、防范为先,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和预警劝阻的效能。各级政府一要坚持打防结合、防范为先,扎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工作,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将反诈宣传纳入本地区本单位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措施加以落实;要认真研究反诈宣传的内容、途径和方式,依托全市6353个网格,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展反诈宣传进机关、校园、企业、厂矿、社区(农村牧区)、家庭等活动,推动反诈宣传工作更加持久深入和精准广泛。二要深入了解发案情况,准确摸清诈骗手法,有针对性地对易受骗群体、案件高发行业和重点地区进行宣传,强化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提高群众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方式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三要加大分析研判和预警防范力度,建立健全对涉诈网站、APP及诈骗电话、诈骗短消息预警处置机制,丰富和完善预警劝阻及止付措施,不断提升预警信息监测发现能力和潜在受害群众的分析研判能力。四要广泛动员,发动群众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和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预防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来,形成汇聚群众智慧、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请将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送交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征求意见后,于2023年3月1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一式35份,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督查责任人:赵 君
督查责任单位: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2022年12月5日